当前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人才工作>>正文

李友军教授:首届河南十大三农科技领军人物

2016年06月23日 22:29    点击:

   农业、农村、农民,关系着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着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河南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要实现河南崛起,首先要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的大学教授,他长期从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把爱农情怀播撒在学生心中,把科学研究植根于区域经济。他,就是被评为首届河南十大三农科技领军人物的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李友军教授。

   李友军,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北方小麦研究会理事、河南省小麦研究会副理事长、河南省农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在旱作农业与节水技术研究、小麦优质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为河南小麦优质、高产、稳产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学生心中播种爱农情怀

   与农业相遇在无意间,但随着岁月的更替,李友军与农业的缘分越来越深。

   1979年,李友军参加了高考。虽然考分与重点线只有3分之差,他却阴差阳错地被录入豫西农专。没有走进心仪的大学,但李友军并没有抱怨和放弃,而是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勤奋学习,三年之后以全专业第一的成绩被留校任教。1985年,李友军以优异成绩考入河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的小麦栽培专家胡廷积、马元喜教授学习。在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的熏陶下,学习刻苦的李友军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功底。2005年12月,他取得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

   在不断提高完善自己的同时,李友军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走上讲台之前,他就给自己提出了高要求:上好课,当好老师。这一要求看起来简单,做到并不容易。上课前他要用很长时间备课,备好课再把讲稿全部写一遍,以便所讲知识点在头脑中越来越清晰,牢牢地扎下根,这样讲课时就可以做到不看书或讲稿了。他把理论、实践和科研发展前沿结合起来,重新编排教学内容和修改课件,努力为学生提供新鲜的知识养料。这样的笨办法,他坚持了20多年,逐渐形成了自己个性化的讲课风格:条理清晰、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至今他依然担任着本科生“作物栽培学-绪论和小麦栽培”和研究生“作物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作物品质形成机理与营养调控”课程的授课任务,指导了50余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27人,毕业研究生18人。

   “农业是国家稳定和繁荣的基础。作为高校老师,不仅要把农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把爱农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中。”爱农,李友军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还注意把这一情怀传授给学生。在为本科生举办的论坛讲座上,李友军作报告、讲座30场,向学生阐述“三农问题”与“三个代表”的关系,与学生交流“择业、就业与创业”看法,向学生介绍“学农爱农干农,前景无限光明”,引导学生珍惜大学时光,脚踏实地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掌握服务农业的过硬本领。

   学农、爱农并为农业培育优秀人才的李友军,2004年被国家人事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05年被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中共河南省教育厅党组授予“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为农学院发展构筑大格局

   李友军是农学院一名教师,也是农学院院长——学院发展的带头人。

   学校合并之初,虽然学院经历了27年的发展,但在综合性大学中显得是那样弱小:教职工56人中没有1个博士,仪器设备总值154万元,年科研经费不到20万元,发表论文52篇,出版著作3部;学生教育以专科为主,本科专业仅有1个,本科生仅有62人。

   如何生存?如何构筑学院发展的大布局?如何把学院建设为河南农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进步的策源地和辐射地?10多年来,李友军不停地思考这些问题,不敢有丝毫懈怠。“如果说农学院的第一届是求生存,第二届是求发展,第三届是内涵发展求实力。”李友军介绍说。

   知耻而后勇。在李友军的带领下,每一届班子都会认真总结上届学院取得的成绩与经验,深刻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困难,科学估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反复调研,广泛论证,提出思路,订好规划。第一届班子制定了农学院“1441”振兴行动计划:抓住一条主线,依托四大优势,实现四大突破,强化十大措施。第二届班子确立了学科建设、队伍建设、条件建设、实力提升“四位一体”的工作思路,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综合实力为核心,以优化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完善条件建设为保障,促进学院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第三届班子确立了内涵发展增实力之路,即以深化内涵建设为核心目标,主动规划,重在建设,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不断提高学院核心竞争力。

   经过10多年的拼搏,农学院综合实力显著提高:下设7个教学单位,在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1600余人,农学院规模不断扩大。有教职工104人,其中专任教师93人,教授12人,副教授4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0人,学院师资队伍取得质的飞跃。拥有3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和3个专业领域,以及5个普通本科专业、4个自考专业,学院学科建设水平显著提高。现有10个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19万元,校内外实习基地14个,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学院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得到不断加强。“十一五”以来,由学院教师主持、参与的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达12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国家科技部项目7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8项。完成科技成果30余项;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23项,地市级科技成果奖5项;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60多篇,国家一级学报74篇,正式出版教材、著作50余部,其中主编28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5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项,校教学成果奖8项,学院科研水平大幅度提高。

   2009年学校农科跨入中国大学农学50强,名列49位。学院党委荣获学校“先进党委”和“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为区域经济提供科技支撑


  在素有“中原粮仓”之称的河南,紧紧抓住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 以科技护航农业,向科技要潜力,不仅是克服客观条件限制,让农民的“粮袋子”变成“钱袋子”的重要选择,而且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李友军以河南省优势作物小麦、甘薯为研究对象,结合豫西地区降水量少,农业生产条件多样的地域特点,围绕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总体目标,开展了较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已形成小麦高产优质栽培理论与技术、旱作栽培理论与技术二个稳定的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小麦是我省主要的粮食作物。围绕小麦生产不同阶段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李友军先后开展了小麦模式化栽培、应变栽培、高产栽培及优质栽培技术研究,承担有国家科技部“小麦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河南省科技厅“高产小麦主攻穗粒重关键技术研究”等多项研究课题,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其中,2007年完成的“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品质形成机理及氮磷钾施肥技术研究与应用”,在氮、磷、钾配合施用调控小麦品质的机理研究方面有创新性,提出的氮磷钾综合施肥技术对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成果整体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以该项研究为基础,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优质专用小麦保优调肥理论与技术》,受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良恕的高度好评,认为该书“是施肥调控小麦品质方面一部不可多得的专著。相信本书的编写和出版,将对我国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水是农业的命脉。豫西属丘陵旱区,季节干旱明显,土壤贫瘠,保水保肥能力差,农业资源严重不足。结合丘陵旱区的资源特点,李友军研究了小麦、甘薯的耗水规律和水肥耦合效应,旱作栽培措施的土壤学效应和对作物生育、产量的影响,探索了不同产量阶段作物节水培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取得的研究成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他主持完成的《种法结合提高旱作小麦水分增产效益的研究与应用》,确立了适宜旱地栽培的小麦新品种“郑旱一号”,结束了旱地小麦无当家品种的历史,研究总结出洛阳旱地小麦“135”栽培技术,实现了“一种一法100斤”的增产目标;他主持完成的省重大攻关项目“甘薯脱毒快繁及产业化开发研究”,重点解决了甘薯的茎尖脱毒培养技术、试管苗病毒检测技术、脱毒苗快繁技术和种薯生产技术,促进了甘薯产量由每亩1000-1500公斤提高到2500-3000公斤以上;他主持完成的“河南小麦‘两高一节’耕作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在核心耕作技术增产机理研究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提出的高产、高效、节水耕作技术体系对促进豫西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专著《保护性耕作理论与技术》,受到农业部的关注,应邀参加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一万个为什么,百名专家编写百本100问的工作,编写了《保护性耕作100问》。

   这些成果的推广应用,为洛阳市和河南省实现粮食持续增产、农民增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社会经济效益显著。2010年,李友军被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南省优秀专家”荣誉称号。这一殊荣,是对他爱农为农的肯定。